1月8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财政部发布的《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》提出,针对汽车领域,要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与完善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标准。其中,部分“国四”排放车型被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,同时享受报废更新补贴的新能源乘用车车龄“年轻”了8个月。
在过去的一年,汽车以旧换新带动乘用车销售量超650万辆。如今,2025年以旧换新补贴快速出炉,国四车型进入置换名录将为新车销售、维保市场带来哪些全新的影响?
“国四”车型首年燃油车入围
2025年新的汽车置换补贴标准,个人消费者报废2012年6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汽油乘用车、2014年6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柴油及其他燃料乘用车(即“国四”排放标准实施首年的燃油车),或2018年12月31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,并购买纳入《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》的新能源乘用车或2.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,购买新能源乘用车单台补贴2万元、购买2.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单台补贴1.5万元。个人消费者按《通知》标准申请补贴,相应报废的机动车须为《通知》公布之日前登记在本人名下的机动车。此外,针对置换更新政策,《通知》提出,要完善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标准,对个人消费者转让登记在本人名下乘用车并购买乘用车新车的,给予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支持,购买新能源乘用车单台补贴最高不超过1.5万元,购买燃油乘用车单台补贴最高不超过1.3万元。
在2024年,国家“报废换新”及各地“置换更新”政策持续释放汽车消费需求。2024年3月,国务院发布《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》;4月,商务部等7部门发布《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》;7月,国家发改委、财政部发布《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》。《措施》明确提出,在《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》基础上,个人消费者报废“国三”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或2018年4月30日(含当日)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,并购买纳入《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》的新能源乘用车或2.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,补贴标准提高至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2万元、购买2.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补1.5万元。
“以旧换新”政策大力推动新车销售
1月8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,介绍加力扩围实施“两新”政策有关情况。在回顾2024年“两新”工作的实施情况时,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介绍,“两新”政策激发消费活力,效果明显。去年,全国汽车报废和置换更新超过650万辆,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渗透率从6月开始,连续7个月超过50%,全年国内零售量达1100万辆。
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“给力”,也让各地及车企“尝到了甜头”。在2025年全新政策出炉之前,各地纷纷推出了补贴期的过渡政策,大致与2024年补贴政策类似。据了解,在今年以旧换新政策细则落地前,湖南、山西、海南、北京等多省市已相继出台过渡性补贴政策。
事实上,为争夺市场份额,各车企也相继推出“兜底”政策应对“两新”政策过渡期。从元旦节开始,蔚来、乐道、比亚迪、小鹏汽车、理想汽车、东风风神、上汽大众、吉利汽车、岚图汽车、阿维塔、极狐、深蓝等超10家车企推出“兜底”政策。
或许,也正是看到了各地方以及生产商的强烈“需求”,今年的“以旧换新”政策来得格外的早。乘联分会预测称,今年国内车市零售将达2340万辆,同比增长2%。在外界看来,今年“两新”政策将进一步提升国内车市整体销量。
后市场“喜忧参半”
2025年的汽车“以旧换新”政策,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国四车型“登场”,与国三车型不同,国四车型的入场恰逢中国私家车开始快速发展。数据统计,国四目前国内汽车保有量是6000多万辆。一般来说,8-12年车龄的车型,正是进入后期维保的易损件的高峰期,这些车型也比较受维保后市场欢迎。而如此大量的旧车开始进入“报废期”,也就意味着后市场要减少很多业务。
另一方面也要看到,更多的换下来的“旧车”进入了二手车市场,实际上也在推动后市场维保业务的增长。不少原车主不愿意“维保”的旧车,到了新车主手中,不可避免要进行不少“整备”工作,这些同样也在推动后市场的发展。